摘要
背景与目的:髂静脉支架置入术(IVS)能有效解除左下肢深静脉流出道梗阻、降低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发生率,然而,IVS后支架闭塞仍然难以避免。因此,本研究探讨下肢静脉疾病患者行IVS后支架闭塞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自2015年3月—2020年8月由海南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183行IVS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患者发生支架闭塞的危险因素,以及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各因素的预测效能。结果:183例患者被纳入研究,其中非血栓性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NIVCS) 47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DVT) 92例、血栓后综合征患者(PTS) 44例。NIVCS患者、下肢DVT患者和PTS患者IVS术后12个月一期通畅率分别为89.4%、81.5%、54.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支架超过腹股沟韧带、支架未完全覆盖病变、支架术后侧支存在、流入道有血栓、放置多个支架、支架长度与发生支架闭塞发生明显有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支架未完全覆盖病变(95%CI=1.144~5.477,P=0.022),支架术后侧支存在(OR=2.506,95%CI=1.155~5.431,P=0.020)为支架闭塞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支架未完全覆盖病变预测静脉支架闭塞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23 (95%CI=0.522~0.725,P=0.015),敏感度为45.2%,特异度为79.4%;支架术后有侧支存在的AUC为0.607 (95%CI=0.506~0.707,P=0.036),敏感度为47.6%,特异度为73.8%。结论:支架未完全覆盖病变及支架术后有侧支存在患者IVS术后发生支架闭塞的可能性更大,应加强随访,酌情延长抗凝时间。同时,随访期间发现有支架狭窄时应尽早外科干预,降低支架闭塞发生率。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