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功能与CYP2C19及GPIaC807T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强; 金一琦; 刘艳琪; 童敏; 龚俊荣; 刘静; 宋祺; 陈文婷; 吕克
来源: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 7(22): 74-77.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6.22.045

摘要

目的本研究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功能与CYP2C19和GPIa C807T基因多态性的相关关系,以及不同基因型患者对抗血小板治疗效果的差异。方法入选282例确诊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测定细胞色素P450(CYP)2C19和血小板膜糖蛋白(platelet membrane Glycoprotein,GP)Ia C807T基因型,以及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和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结果抗血小板治疗前,携带GPIa C807T等位T基因的ACS患者血小板聚集率高于CC基因型患者,而CYP2C19不同基因型患者间的血小板聚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CYP2C19慢代谢型的效果较快代谢型和中等代谢型差;而对GPIa C807T CC基因型患者相比携带T等位基因的患者治疗效果更显著。结论 GPIa C807T的基因多态性可能是影响急性冠脉综合症发生和抗血小板疗效差异的另一因素。携带GPIa T等位基因的CYP2C19慢代谢型ACS患者可能需要更积极的抗血栓治疗方案。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