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索野战环境下犬腹部创伤模型建立及手术快通道麻醉方案,为应急医疗队野外手术科目训练创造条件。方法 依托卫生列车医疗队野外训练的场景,选用18只2岁龄左右成年比格犬,雌雄不拘,体重9~13kg,实验前8h禁食,2h禁饮。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实验犬分为单纯速眠新Ⅱ组(S组)、咪达唑仑+丙泊酚组(MP组)、速眠新Ⅱ+丙泊酚组(SP组),各6只。应用临床目前常用的咪达唑仑、丙泊酚,在不同的给药方式条件下,观察比较几种用药方案麻醉诱导后有无抵抗动作及插管反应,血流动力学变化和苏醒期呼吸恢复时间以及自主活动时间,以及复制模型后围术期麻醉管理和苏醒情况。结果 野外驻训条件下,18只实验犬麻醉及手术实验实施顺利,全部存活带回实验动物中心。速眠新Ⅱ麻醉诱导的S组和SP组优于MP组,诱导时间S组(19.8±1.6) min、SP组(21.3±2.6) min均显著快于MP组(63.2±6.6) min。MP组心率(115.6±7.5)次/min和平均动脉压(106.2±4.9) mm Hg在诱导后显著高于S组[(77.8±4.5)次/min,(86.0±3.3) mm Hg]和SP组[(78.0±9.7)次/min,(88.4±7.8) mm Hg]。但在模型复制和手术操作过程中,S组心率和血压显著高于MP及SP组。在麻醉苏醒阶段,S组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和自主活动时间都显著延长。结论速眠新Ⅱ腹腔注射用于麻醉诱导、丙泊酚维持麻醉,效果优良,能够保证稳定的犬腹部创伤模型建立和手术救治,在手术后苏醒快速,便于野外应急医疗队训练的开展。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