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判断头颈部鳞癌微小淋巴转移的临床价值

作者:董方; 陆云; 薛金才; 管玲; 高力英; 辛元春; 苏群; 韩鹏炳; 张明; 刘勤江*
来源:甘肃医药, 2022, 41(12): 1064-1088.
DOI:10.15975/j.cnki.gsyy.2022.12.026

摘要

目的:观察头颈部鳞癌患者临床不可扪及且最大径≤1cm的颈部淋巴结,分析超声各项检测指标在良、恶性微小淋巴结上的统计学差异性。方法:放疗前行颈部淋巴超声检查,然后行超声引导下淋巴结穿刺活检明确病理,根据病理结果将入组淋巴结分为良性淋巴结组及转移淋巴结组两组,运用χ2检验比较两组超声检测各项目的差异性。结果:本研究入组49例头颈部鳞癌患者,共计92枚淋巴结,良性淋巴结组73枚(79.35%,73/92),转移淋巴结组19枚(20.65%,19/92)。两组Ⅱ区淋巴结最常见。超声检测长短径比值、皮髓质结构及弹性分级三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皮髓质结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内部回声、淋巴门结构及边界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超声检测头颈部鳞癌患者颈部微小淋巴结时,良恶性淋巴结在长短径比值、皮髓质结构及弹性分级三项指标上存在差异,临床可据此实施个体化治疗。

  • 单位
    甘肃省肿瘤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