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躯干肌群与髋部肌群相关性研究

作者:晏乘曦; 王玲; 姚丁华; 杨若培; 刘艳东; 程晓光; 唐光才*
来源: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18, 24(12): 1586-1590.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人躯干肌群与髋部肌群体质成分含量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5月来我院体检的新街口社区60~85岁中老年人316名,其中,男性122名,女性194名。CT扫描得到志愿者腹部和髋部图像,使用东软医疗系统有限公司开发的高级可视化后处理工作站(advanced visualization workspace,AVW),分别定量测量L3椎体中份层面和小转子下3 cm垂直股骨长径横截面的肌群面积(cross-sectional muscle area,CSMA)、肌肉间隙脂肪面积(inter-muscular adipose area,IMAA)、肌肉脂肪浸润程度(muscle fat infiltration,MFI)。用单样本K-S检验正态性;使用组内相关系数(inter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评价两名测量者组间重复性及一名测量者两次测量的组内重复性;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男、女两组间一般情况、躯干和髋部肌群CSMA、IMAA、MFI结果的差异;Pearson相关性比较两组L3水平躯干肌群和髋部肌群体质成分的相关性,再分别以L3 CSMA、IMAA、MFI为因变量,髋部CSMA、IMAA、MFI为自变量做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确定影响躯干肌群体质成分的主要影响因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男性躯干和髋部CSMA大于女性,两个部位MFI程度小于女性。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男、女躯干CSMA、IMAA、MFI与髋部CSMA、IMAA、MFI成正相关,其中,男性躯干肌肉面积与髋部肌肉面积相关性最高。结论老年躯干肌群与髋部肌群体质成分改变具有相关性,男性躯干肌肉面积与髋部肌肉面积相关性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