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慢性骨髓炎模型兔感染段骨质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及万古霉素骨水泥干预下的变化和对残留细菌量的影响。方法将3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慢性骨髓炎模型组及万古霉素骨水泥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组以开窗注入金黄色葡萄球菌法制成慢性骨髓炎模型,4周后观察各组HE染色后光镜下微血管变化,光镜及免疫组化法观察骨髓MVD,并计算残留细菌量。结果组织学结果显示万古霉素骨水泥组较慢性骨髓炎模型组微血管炎性病变程度轻,内膜较光滑,但与假手术组比较,内皮细胞排列不整齐,细胞核形态不规则。与假手术组比较,慢性骨髓炎模型组MVD明显下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慢性骨髓炎模型组比较,万古霉素骨水泥组在4周后MVD恢复上升,骨髓金黄色葡萄球菌残留菌量明显下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慢性骨髓炎病理过程中MVD下降可能是抗生素难于进入骨髓的机理之一,万古霉素骨水泥髓腔途径治疗能提升MVD,降低骨髓细菌量,增加抗菌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