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肠道菌群和代谢组学研究桦褐孔菌多糖对急性肺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作者:俞莉; 叶苗云; 陈少丹; 白光剑; 张慧楠; 杨明; 王雅琪
来源: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4, 30(13): 86-94.
DOI:10.13422/j.cnki.syfjx.20240237

摘要

目的:探讨桦褐孔菌多糖(IOP)治疗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作用。方法:4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IOP高、低剂量组,每组8只。IOP高、低剂量组分别按20、10 mg·kg-1灌胃给药,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地塞米松组腹腔注射磷酸地塞米松注射液30 mg·kg-1,连续给药21 d。构建LPS诱导的ALI小鼠模型,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免疫荧光染色和血常规检测肺组织病理损伤及血细胞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各炎症因子表达水平。16S rRNA测序和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分别检测小鼠肠道菌群及血浆差异代谢物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IOP给药后明显改善ALI小鼠肺组织病变,其脾脏和胸腺指数明显升高(P<0.05,P<0.01),肺湿干重比明显下降(P<0.05,P<0.01),淋巴细胞数明显升高(P<0.05,P<0.01),中性粒细胞数显著下降(P<0.01),白细胞介素(IL)-6、IL-8、IL-1β、核转录因子-κB(NF-κB)、NOD样受体蛋白3(NLRP3)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P<0.01),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显著增加(P<0.01)。16S rRNA测序结果显示,IOP能调节改善肠道微生物紊乱;UPLC-Q-TOF-MS结果表明,IOP治疗ALI小鼠可能涉及核苷酸糖代谢、组氨酸代谢、泛醌和其他萜类化合物-醌生物合成、淀粉和蔗糖代谢等与线粒体、糖、氨基酸代谢相关的通路。结论:IOP改善ALI小鼠肺组织病变、降低炎症反应,可能与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调节线粒体电子氧化呼吸链及糖、氨基酸代谢途径,影响相关菌群代谢产物和三羧酸循环代谢产物的产生有关。

  • 单位
    江西中医药大学现代中药制剂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科学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