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柴胡栏子金矿及周边地区构造形迹的“米字型”分布及其控矿特征

作者:张宝林; 吕古贤; 余建国; 张启鹏; 史晓鸣; 魏竣滨; 王翠芝; 毕珉烽; 张腾飞; 焦建刚; 雷武超; 苏艳平
来源:现代地质, 2021, 35(05): 1267-1273.
DOI:10.19657/j.geoscience.1000-8527.2021.109

摘要

柴胡栏子金矿位于中国东部大兴安岭北北东向构造带与华北地块北缘近东西向构造带的交汇部位。该交汇区经历了多期构造-岩浆活动,产出了柴胡栏子、莲花山、红花沟等多个大-中型金矿床。航磁和遥感资料解译结果表明,矿田内发育北北西向、北西西向、北北东向和北东东向共4个方向的构造形迹,呈现"米字型"结构的展布特点,分别控制了晚古生代岩浆岩(脉岩)和主要金矿床的展布。在柴胡栏子金矿区,4个方向的构造形迹也组成了"米字型"结构,控制了矿体(矿化带)和化探异常的展布。矿田和矿区级别的构造形迹均呈现"米字型"分布特点,是新华夏构造体系分级控岩控矿规律的具体表现。上述认识为矿床成因研究和矿田成矿预测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