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肝主疏泄"是中医藏象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肝藏血,主疏泄",指肝具有疏通、宣泄和升发的生理功能,性喜条达而恶抑郁[1]。与情志关系密切,对其具有明显的调控功能。肝硬化是多种肝病的最终阶段,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肝脾大、蜘蛛痣、腹水及出血倾向等,患者病情危重,病程漫长,普遍存在着焦虑、紧张、孤独等情志障碍[2],精神障碍发生率高达55%[3]。研究[4]表明,情志变化会使肝硬化患者

  • 单位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