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建立耐干扰素的乙型肝炎病毒(HBV)细胞模型,为进一步探索HBV对干扰素产生耐药机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应用HBV体外转染细胞株HepG2.2.15,采用干扰素α-2b(IFNα-2b)低浓度(1070 u·mL-1)长期诱导,历时48周建立HepG2.2.15/IFNα-2b细胞系模型。然后给予最佳药效浓度IFNα-2b培养4 d,比较低剂量诱导前后细胞上清液中HBsAg、HBeAg、HBV DNA的变化。结果经低浓度IFNα-2b刺激12周后,50 u·mL-1组对最佳药效浓度IFNα-2b的敏感性显著降低,与刺激前细胞比较,HBsAg、HBeAg、HBV DNA的抑制率分别降低了25.48%、8.40%和15.43%,认为50 u·mL-1为最佳刺激浓度。经50 u·mL-1IFNα-2b分别刺激1248周,发现36周后HBsAg、HBeAg、HBV DNA抑制率下降最明显,与刺激前细胞比较,抑制率分别降低了38.64%、15.71%和30.17%,认为36周为最佳刺激时间。结论经IFNα-2b持续诱导可使HepG2.2.15对IFNα-2b产生部分耐药,其中50 u·mL-1IFNα-2b持续诱导36周最易使之产生耐药。
-
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