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22年环渤海地区代表性城市臭氧时空分布特征及气象条件的影响

作者:安聪; 纪元元; 储王辉; 颜晓宇; 毕方; 高锐; 薛丽坤; 尚凡一; 李吉东; 李红*
来源:环境科学, 2023, 1-18.
DOI:10.13227/j.hjkx.202308225

摘要

近年来环渤海地区城市环境空气臭氧(O3)污染问题引起广泛关注。在对2017~2022年环渤海地区代表性城市东营市O3浓度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评估了气象因素及海陆风环流对O3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①2017~2022年,东营市O3年评价值呈波动上升趋势,以O3为首要污染物的污染天数增加。O3污染主要出现在春夏秋三季,其中5~6月最为严重,且O3污染季持续时间变长。O3浓度日最大8h滑动平均值(O3-8h)的月际变化呈双峰分布,第5和25百分位数增加明显,空间分布呈现“南北高,中部低”的特征。此外,近年来东营市夜间O3浓度也表现出明显增加的趋势。②气象因素对东营市O3浓度变化有较大影响。在温度>30℃、相对湿度<50%、风向为西南偏南或东北偏东时易出现O3高值。研究期间东营市气象因素贡献了O3-8h变化的25%;在O3中度污染与重度污染的情况下,气象因素对O3-8h变化的贡献率可高达40%。③海陆风对O3超标日的发生具有一定贡献。海陆风日午后O3浓度比非海陆风日高20 μg·m-3左右。在O3中度及重度污染日,海陆风日10:00~16:00的O3浓度比非海陆风日O3浓度高,且20:00~23:00 O3浓度也处于较高水平。可见海陆风能够显著影响沿海地区城市O3浓度,为该地区的O3污染防控带来极大的挑战。建议未来环渤海地区城市进一步加强区域O3污染联防联控联治,加大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的减排力度,以减少陆风气团中污染物浓度,从而降低海风气团对环渤海地区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