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总结近10年来再次心脏房室瓣微创手术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2019年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施行再次心脏房室瓣微创手术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3例、女19例,平均年龄(51.0±12.6)岁。所有患者均采用股动、静脉插管或联合经皮上腔静脉插管建立外周体外循环,不阻断升主动脉,分别采用单纯右胸前外侧小切口,或胸腔镜辅助下右胸前外侧小切口,或完全胸腔镜下行再次瓣膜成形或置换术。并与同期24例常规正中开胸再次手术患者围术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单纯三尖瓣置换术21例、单纯三尖瓣成形术4例、三尖瓣置换+房间隔缺损修补术1例、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形术6例。27例患者在并行循环下完成手术,5例患者在心室颤动下完成手术。微创手术患者手术时间[(3.23±1.56)h vs.(5.46±2.13)h,P<0.001]、术后机械通气时间[(9.19±5.40)h vs. 43.23±21.74)h,P<0.001]、重症监护室滞留时间[(35.03±18.26)h vs.(79.15±22.43)h,P<0.001]及住院时间[(9.35±6.43)d vs.(15.85±7.56)d,P=0.001]均短于正中开胸患者,且体外循环时间没有明显延长。微创手术患者围术期发生并发症4例,术后院内死亡1例。结论 微创方法行再次心脏房室瓣手术可以有效地改善手术疗效,而全胸腔镜下不停跳再次房室瓣手术更具优势,有利于减少创伤,并减少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这种手术方式可能是将来微创化的发展方向,但要注意解决和避免术中外周循环所带来的相关问题。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