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背景:国内外有关寰枢椎后路融合器的报道较少,且存在许多不足,缺乏操作方便、植骨区域大、植骨稳定的融合器。目的:依据寰枢椎解剖学特征设计一款带融合器的寰枢椎后路内固定系统,并探讨其可行性。方法:收集100例(男、女性各50例)正常寰椎后弓及枢椎椎板的CT影像学资料,测量寰椎后弓高度及厚度、枢椎椎板斜率、寰椎后弓下缘至枢椎棘上缘突高度、寰枢椎椎间隙高度、两侧寰椎椎弓根外侧缘距离及后结节处至该线的距离并计算后弓外侧缘半径;取后结节旁4 mm处为进钉点,测量后弓螺钉置入长度及螺钉与后弓中线角度。分析解剖参数并设计带融合器的寰枢椎后路内固定系统。结果与结论:(1)寰椎后弓下缘至枢椎棘突上缘高度为(19.07±2.73)mm,寰枢椎椎间隙高度为(6.83±2.01)mm,枢椎椎板斜率为(58.34±7.60)°,寰椎后弓外侧缘半径为(26.77±2.14) mm,寰椎后结节高度为(10.45±1.61) mm,寰椎后结节厚度为(8.12±1.57) mm,寰椎后弓螺钉置入长度为(11.21±1.61) mm,螺钉与后弓中线角度为(53.34±6.30)°,左侧与右侧数据差异无显著性意义;(2)依据寰枢椎影像学测量数据成功设计了带融合器的寰枢椎后路内固定系统,并申请获得国家专利,为寰枢椎后路内固定提供新的补充内固定方式。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