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建立双膦酸盐相关性颌骨坏死的大鼠模型,分析双膦酸盐剂量与颌骨坏死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4组,腹腔注射剂量分别为33、66、132μg/kg的唑来膦酸,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连续注射12周,每周3次,每周称重。第9周,拔除所有大鼠左侧下颌第一磨牙,第12周处死所有大鼠,取左侧下颌骨,进行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实验组大鼠在拔牙后,体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X线片显示的拔牙创骨质密度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86.7%的大鼠拔牙创黏膜未完全愈合,而对照组所有大鼠拔牙创黏膜均完全愈合(P<0.05)。组织学检测发现,实验组70%的大鼠发生骨坏死,其中66、132μg/kg骨坏死程度更为严重,而对照组组织学观察均未见骨坏死(P<0.05)。结论:BRONJ的发生和唑来膦酸的剂量有明显的相关性,低剂量唑来膦酸治疗只引起程度较轻的颌骨坏死,甚至不发生骨坏死,而高剂量唑来膦酸可引起严重骨坏死。
-
单位第一附属医院骨科; 解放军第306医院; 佳木斯大学; 解放军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