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2017年1月—2020年11月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符合Bell诊断标准的59例NEC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9例NEC患儿中Ⅰ期22例(37.3%),Ⅱ期或Ⅲ期37例(62.7%)。NEC患儿发病日龄为生后14.0(13.0,18.0) d,胎龄为(30.7±2.7)周,出生体重为(1 493.9±460.3)g。男36例(61.0%),女23例(39.0%)。NEC患儿发病后临床表现为血便(79.7%,47/59)、胃内潴留(78.0%、46/59)、肠鸣音减弱(57.6%,34/59)、腹胀(52.5%,31/59)。Ⅱ期及以上NEC患儿腹胀、反应差、肠鸣音减弱、心动过速,CRP≥50 mg/L,白细胞<4×109/L发生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大便培养阳性率为65.5%(36/55),主要包括肺炎克雷伯菌(29.1%,16/55)、屎肠球菌(20.0%,11/55)、大肠埃希菌(12.7%,7/55)。血培养阳性率为15.1%(8/53),主要包括大肠埃希菌(3.8%,2/53)、肺炎克雷伯菌(3.8%,2/53)。NEC手术治疗比例为20.3%(12/59),病死率为16.9%(10/59)。结论 早产儿NEC以胎龄28~32周,出生体重1 000~1 950 g为主。NEC患儿胃肠道症状突出,NECⅠ期和Ⅱ期或以上患儿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方面均有显著不同。NEC患儿粪便培养阳性率高,肠道致病菌监测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
-
单位杭州医学院; 浙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