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从广西陶瓷工匠群体的现代转型入手,以陶瓷工匠的身份期待和场域变化为研究视角,通过文献梳理和田野考察,收集了大量不同年龄、谱系的陶工访谈日记和历史文献,以民族志的方法观察他们如何突破自身的结构限制与外部环境进行互动,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变,强调他们对现代文化的渴求和对产业转型路径的自主性尝试。工匠群体在文旅融合和乡村振兴的社会策略下迅速完成了身份的建构,但现代文化并未真正融入传统瓷区的陶瓷生产,表现为他们大多还依靠经验指导生产,对现代设计理念接受得不彻底,以传统仿古造型为主迎合市场,缺乏实验精神,使传统工坊在一定程度上与产业化工业机械生产保持了距离,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