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多态性指导华法林给药临床研究

作者:李爱桂; 吴婷婷; 陈文君; 夏霄彤; 傅静兰; 张进华*
来源: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20, 37(17): 2129-2132.
DOI:10.13748/j.cnki.issn1007-7693.2020.17.015

摘要

目的观察基因多态性指导静脉血栓患者华法林个体化给药方案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的队列研究方法,分别建立基因给药组和固定剂量组2个队列。基因给药组病例的华法林初始剂量根据该患者华法林相关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采用IWPC模型制定华法林初始给药方案;固定剂量组初始给药方案为华法林3 mg·d-1。收集入组病例病理生理指标,并随访3个月。比较2组病例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基因给药组华法林治疗后达到目标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ratio,INR)的时间[(5.65±2.30)d]比固定剂量组[(8.51±3.97)d]快(P<0.001)。使用华法林2周及4周后基因给药组时间百分比(time in therapeutic range,TTR)分别达到73.00%和78.26%,显著高于固定剂量组[TTR百分比值分别为58.11%(P=0.001)和64.67%(P<0.001)];但4周后TTR在2组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基因给药组小出血事件发生率比固定剂量组少(P<0.05),但异常INR值(INR≥4.0)以及主要的出血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基因给药组华法林的临床疗效优于固定剂量组,同时小出血事件发生率较固定剂量组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