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对比角膜塑形镜、1%阿托品低频率使用(1次/周,连续3月,停1月,之后重复)与框架眼镜控制儿童轻度近视发展的疗效。方法前瞻性非随机临床对照研究。初始观察例数共60例120眼,年龄8-14岁,等效球镜屈光度≤-3.00D,双眼散光≤1.50D,分别选择角膜塑形镜(入选13例)、1%阿托品低频率使用(入选11例)和单光框架眼镜(入选10例)作为控制方式,随访1年,进行睫状肌麻痹验光、Zeiss IOLMaster测量眼轴、PENTACAM眼前节分析仪测量角膜形态等检查。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检验。结果随访1年,角膜塑形镜组、阿托品组的眼轴增长差值均低于框架眼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角膜塑形镜组与阿托品组眼轴增长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4)。阿托品组和框架眼镜组屈光度随着时间均有增长,两组屈光度和屈光度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F=33.651,28.612,P<0.05)。结论角膜塑形镜与1%阿托品眼膏低频率使用都可以控制轻度近视屈光度数和眼轴长度,其控制作用明显优于框架眼镜,1%阿托品眼膏低频率使用减少了患者的不良反应,提高了使用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