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坡拉盆地渐新统丁青湖组油页岩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作者:杜佰伟; 谢尚克; 董宇; 彭清华; 郑博
来源: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6, 46(03): 671-680.
DOI:10.13278/j.cnki.jjuese.201603105

摘要

伦坡拉盆地丁青湖组油页岩呈北西—南东向断续分布,长约50 km,油页岩有1822层,薄者0.10 m,厚者8.81 m,一般厚0.702.00 m。工业分析数据表明,油页岩属于高灰分、中低含油率、低发热量型。油页岩有机碳质量分数为2.40%20.23%,平均值7.38%,丰度较高。干酪根镜检显示油页岩有机质类型为腐泥型(Ⅰ型),镜质体反射率(Ro)值为0.43%0.71%,平均值为0.52%,说明油页岩有机质处于未成熟—低成熟阶段。油页岩样品检测出丰富的正构烷烃、类异戊二烯烷烃、萜烷化合物和甾烷化合物。饱和烃色谱/质谱特征表明伦坡拉油页岩有机母质来源以水生浮游植物为主。通过生物标志物特征及野外地质观察,揭示了油页岩形成于一定盐度的缺氧还原半深湖—深湖环境。湖盆内各种水生浮游植物、藻类等为油页岩的形成提供了主要的有机母质来源,稳定的构造条件和缺氧的环境有利于有机质的堆积和保存。

  • 单位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