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表肿物50例临床分析

作者:刘梦妮; 李素霞; 王欣; 杜满; 史伟云*
来源:临床眼科杂志, 2019, 27(02): 155-160.
DOI:10.3969/j.issn.1006-8422.2019.02.016

摘要

目的分析眼表肿物的临床特征、性质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对连续2年经我院治疗的50例(53只眼)眼表肿物进行分析。记录肿物临床体征。根据形态、大小、位置确定手术方法,手术方法根据肿物大小及位置分为4种:①单纯肿物切除,②肿物切除联合冷冻术,③肿物切除联合冷冻术联合羊膜移植术,④肿物切除联合部分板层角膜移植术。肿物切除常规病理检查确定性质、分析病理结果,术后观察发随访复发情况。结果角结膜鳞状细胞癌形态呈菜花状且见松针样毛细血管扩张。角膜原位癌呈半透明或胶冻状白色,表面凹凸不平。色素痣扁平、黑色弥漫浸润,界限较清楚。结膜乳头状瘤呈桑葚或乳头状隆于表面。单纯肿物切除21例,肿物切除联合冷冻术17例,肿物切除联合冷冻术联合羊膜移植术10例,肿物切除联合部分板层角膜移植术2例。根据病理结果,恶性肿物共23例(46%),良性肿物27例(54%)。恶性肿瘤可见异型性明显,角结膜鳞状细胞癌鳞状上皮增生活跃,呈浸润性生长,突破基底膜。角膜原位癌、角结膜上皮内瘤变基底膜完整。良性肿物结膜乳头状瘤呈乳头状,可见纤维血管轴心。色素痣见痣细胞呈巢团状分布。随访时间1~10年(平均4. 8年),恶性肿物随访19例,其中4例复发。良性肿物随访20例,20例中均未复发。共失访11例,4例为恶性眼表肿物患者,7例为良性。结论眼表肿物中恶性发病比例较高,发现眼表肿物应尽早切除,并行病理检查明确肿物性质。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