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考察贬低-歧视感知量表(PDD)测评社区人群病耻感的信效度。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于2011年7月-12月对抽取的天津市1621位18岁及以上社区居民进行贬低-歧视感知量表及心理健康知识问卷调查,按照40%的比例随机抽取被试完成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及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轴I诊断临床定式检查患者版(SCID-I/P)的定式访谈,共有668人完成精神科诊断访谈,401人不存在任何精神障碍诊断,267人有精神障碍诊断。使用Cronbachα系数及条目与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检验量表的内部效度;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PDD量表的因子结构;在无任何DSM-IV轴I障碍诊断的人群中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PDD总分的相关因素。结果:PDD的Cronbachα系数为0.70。各条目与总分呈相关系数在0.310.56之间。设定2个因子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发现两因子分别为肯定语句条目与否定语句条目。验证性因子分析发现在5个模型中,用潜在方法因子调整肯定与否定语句带来的方法效应时,单一因子(感知的贬低-歧视)模型4与2个独立的因子(感知的贬低,感知的歧视)模型5拟合程度好(GFI=0.96,TLI=0.83,CFI=0.88,RMSEA=0.06;GFI=0.97,TLI=0.84,CFI=0.89,RM SEA=0.06)。在无任何DSM-IV诊断人群中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PDD量表总分与城乡、性别、职业、婚姻状况、年龄、平均收入及教育程度的相关无统计学意义,仅有心理健康知识问卷得分进入回归方程(β=-0.40,R2=0.02)。结论:贬低-歧视感知量表具有可接受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回归分析结果符合构建此量表的"修正标签"理论,可用于国内社区人群精神疾病病耻感研究。

  • 单位
    天津市精神卫生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