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通过评价干化学的白细胞酯酶和尿沉渣中的白细胞数(WBC)、鳞状上皮细胞数(SEC)数、细菌(BACT)数、鳞状上皮数/白细胞数(S/W)的值在尿液污染和感染中的意义, 为临床提供鉴别诊断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泰州市中医院2020年1—12月门诊和住院的女性患者尿液感染和污染患者各60例的临床资料, 选取尿沉渣检测中的WBC、SEC、S/W、BACT及干化学法的白细胞酯酶五项指标两组间进行比较, 并对WBC、SEC和S/W、BACT四个指标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通过比较污染组与感染组的WBC、SEC、S/W、BACT和白细胞酯酶检测结果, 采用两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 比较结果显示, 污染组标本中的WBC中位水平低于感染组[58.00(28.00 ~ 102.00)个/μl比329.00(145.00 ~ 775.50)个/μ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 -7.03, P<0.01);污染组标本中的SEC中位水平、S/W的中位水平和BACT的中位水平均高于感染组[43.00(16.25, 73.75)个/μl比5.00(3.00, 12.00)个/μl、0.620(0.285, 1.209)比0.018(0.007, 0.037)、21.00(6.25, 78.50)个/μl比204.50(22.50, 816.75)个/μl],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标本中的白细胞酯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1.37, P = 0.24), 将WBC、SEC、S/W、BACT进行ROC曲线绘制, 结果显示四个指标对于鉴别污染与感染均具鉴别有意义,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阴道分泌物会对尿液的白细胞酯酶、WBC、SEC、BACT的检测产生影响, 其中WBC、SEC、S/W、BACT可作为尿液感染与尿液污染的鉴别诊断指标, 同时可选择S/W来作为尿液污染的鉴别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