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氮素水平对谷子农艺性状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作者:张姼; 柴晓娇; 沈轶男; 付颖; 白晓雷; 王显瑞
来源:江苏农业科学, 2022, 50(01): 66-71.
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22.01.012

摘要

通过研究不同的水溶肥与微生物菌剂配比与常规追肥对谷子生长发育和氮素利用的影响差异,明确水溶肥与微生物菌剂的最佳配施方式,为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协调谷子高产与环境保护关系提供技术支撑。以赤优金苗1号为试验材料,随机区组排列,共设置11个处理,采用浅埋滴灌大小垄种植模式,前期不施肥,拔节期施肥,每小区标记长势基本一致的5株,调查不同生育阶段株高,记载生育期,每个小区随机取5株代表性植株,取地上部分洗干净,先在105℃下杀青30 min后在80℃下烘48 h至恒质量称质量。成熟时,室内测定穗长、穗粒质量、千粒质量,小区实收测产。结果表明,同一微生物菌剂处理,随着水溶肥的增加,生育期延长,株高、穗粒质量、产量上升达峰值后不再显著增长,不同处理千粒质量和穗长差异不显著。其中,配施75 kg/hm2水溶肥和150 kg/hm2微生物菌剂处理,较不追肥处理生育期缩短5 d左右,与常规追肥差异不显著;产量最高达6 304.5 kg/hm2,比不追肥增产29.45%,比常规追肥增产10.11%,比其他各处理增产0.30%~18.24%。同一水溶肥处理,随着施肥量增加,谷子各时期干物质质量显著增加至极值后不再变化,氮素农艺效率呈抛物线型,氮肥农学利用率随着微生物菌剂的增加而增大,氮肥偏生产力随着水溶肥的增加而降低。结合产量结果,配施75 kg/hm2水溶肥和150 kg/hm2微生物菌剂的氮肥利用效率最高,显著高于常规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