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临界胶束浓度(CMC)指的是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溶剂中缔合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利用荧光光谱分析法研究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的CMC前后SDS对脂肪酶(lipase)荧光的影响,并通过分子对接手段探究SDS在lipase中可能的结合位点。荧光分析表明脂肪酶的荧光猝灭峰在CMC值前后一定范围内都有最佳猝灭位点。当SDS的浓度在CMC前后变化时,SDS的浓度为7.5×10-3 mol/L时,体系的荧光猝灭程度达到最大,而当SDS的浓度为5.5×10-4mol/L时,体系的荧光猝灭程度达到最小。研究发现当硫酸铜溶液加入会对lipase起到猝灭作用,而SDS的加入会对硫酸铜的猝灭作用具有调节作用,这可能是SDS能与溶液中的铜离子相互作用,缓解了铜离子对脂肪酶活性中心的破坏作用,同时也减弱了SDS对脂肪酶荧光强度的增强作用。这提示我们如果想对SDS的CMC实验做改性实验,可以考虑加入硫酸铜溶液。对接研究结果显示SDS可以结合到lipase四个可能的结合位点,并且结合能都比较大。结果显示可以在CMC下进行lipase结构特性研究,而不必担心结构发生重大变化。Lipase和SDS相互作用研究加深了对临界胶束的认识,为实验上探究CMC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信息。
-
单位枣庄学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