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调查血液病病人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其特点,探索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自2016年至2018年血液疾病患者输注血液成分的临床资料及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统计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分析其特征。结果:血液疾病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82%、0.75%、0.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2=1.413,P> 0.05);本次调查中发生输血反应患者共159例,发生不良反应的血液成分有悬浮红细胞(0.71%)、血浆(0.92%)、血小板(0.93%)、冷沉淀(1.02%),悬浮红细胞的不良发生率低于其他三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有输血史的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0.99%)高于无输血史的(0.42%)(P <0.05);有妊娠史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0.94%)高于无妊娠史(0.63%)的(P <0.05);急性白血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其他疾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液疾病患者多数存在贫血、出血及凝血功能障碍情况,需反复输血,易发生输血不良反应发生,对此类患者应予以重视,合理应用各种特殊血液成分,提前药物预防等措施,提高输血安全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