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青藏高原中东部夏季降水主要表现为东北和东南反位相变化的双极型特征。采用经验正交函数(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EOF)分解方法,系统性地评估参与第五次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5, CMIP5)历史模拟试验的47个模式对青藏高原中东部夏季降水双极型变化特征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大多数模式基本可以反映青藏高原中东部夏季降水东北部和东南部反位相的变化特征。模式间EOF分析结果表明在35°N以南的东西向模拟偏差是CMIP5模式模拟降水空间型态的主要偏差,且大多数模式对时间系数的模拟效果差于空间型态。文中定义了一个综合评估指标Snew来定量描述模式对空间型态、时间系数以及方差贡献的综合模拟效果。由定量评估结果来看,MIROC-ESM、HadGEM2-CC和ACCESS1-0(FIO-ESM、HadGEM2-AO和MIROC-ESM-CHEM)模式对观测降水的EOF1(EOF2)模态的综合模拟能力相对较好,而GISS系列模式、CESM1-CAM5和MPI-ESM-LR(CMCC-CESM、MPI-ESM-MR和GFDL-CM3)模式对观测降水的EOF1(EOF2)模态的综合模拟效果较差。由EOF1和EOF2的综合评估结果来看,MIROC-ESM-CHEM模式对观测降水的EOF1和EOF2模态的综合模拟效果最好。

  • 单位
    山东省气象台;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