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讨论小儿泌尿系统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以此为临床更合理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例小儿泌尿系统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临床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情况、抗生素应用情况以及预后情况。结果 200例小儿泌尿系统感染患儿中,年龄<3岁患儿中男性例数多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1097, P<0.05)。年龄<3岁患儿发热、尿路刺激征、肉眼血尿、排尿困难及腹痛发生情况与年龄≥3岁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4073、3.9492、4.0554、4.4153、4.0583, P<0.05)。尿常规检查中,送检200例,白细胞计数>3个/HP-满视野有167例,红细胞计数>10个/HP-满视野有64例,蛋白+有43例。清洁中段尿培养及细菌耐药情况:送检200例,共培养出菌株190株,菌株数从多至少依次为:大肠埃希菌103株,肺炎克雷伯菌30株,粪肠球菌28株,铜绿假单胞菌20株,产酸克雷伯菌5株,屎肠球菌2株,产气克雷伯氏菌1株,摩式摩根菌1株。经药敏检查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75%,对美洛西林、头孢唑啉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50%,对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和头孢呋辛的耐药率>40%,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钠舒巴他钠、替加环素耐药率均<30%;肺炎克雷伯菌对美洛西林、头孢呋辛、头孢曲松、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和头孢唑啉的耐药率>50%,对头孢吡肟、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舒巴坦和头孢他定的耐药率>40%,对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和亚胺培南耐药率均<30%;粪肠球菌对青霉素G、红霉素、克林霉素以及环丙沙星均有较高的耐药性,对利奈唑胺、利福平、高浓度链霉素、万古霉素及替考拉宁等较为敏感。血常规检查中,送检200例,血白细胞升高136例、血白细胞降低10例,血白细胞正常54例。肾功能检查中,送检200例。血肌酐升高4例,正常196例。抗生素应用情况:尿培养检查前抗生素使用时间≥3 d患儿52例,培养阳性8例;抗生素使用时间<3 d患儿148例,培养阳性111例;抗生素使用时间≥3 d的阳性培养结果优于抗生素使用时间<3 d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7518,P<0.05)。预后情况:所有患儿入院后均尽早在使用抗生素前对其实施清洁中段尿培养,而后结合病情及临床经验多给予头孢三代抗生素,尿培养及药物敏感实验结果出来后,结合药物敏感试验及患儿临床表现选择抗生素,严重者采用美洛培南。所有患儿治疗时间为(11.4±1.6)d左右,其中完全治愈后出院的患儿190例,家属要求出院的患儿10例。结论小儿泌尿系统感染病症受年龄影响因素较多,不同年龄下性别及临床症状情况各异,实施相关检查确诊病情后应结合药敏试验结果科学合理给予患儿抗生素药物。
-
单位大连市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