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以皮质酮肾阳虚动物模型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设计研究多个针刺参数,探索影响针刺效应的主次因素和针刺参数的最佳组合。方法采用L9(34)正交表对4个参数(穴位、捻针角度、频率、时间)3水平安排试验,运用计算机控制针刺手法仪进行干预,通过ELISA检测血清中T4、TRH的水平和RT-PCR检测垂体组织中TSH mRNA的表达来比较上述4因素的主次。结果对针刺效应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穴位、捻针角度、捻针频率、捻针时间,其中穴位是影响针刺效应的主要因素(P<0.01);针刺捻针的角度、频率、时间都是影响针刺效应的次要因素(P均>0.05)。结论针刺治疗肾阳虚大鼠的最佳针刺参数为针刺肾俞穴,捻针角度为90°,频率为120次/min,捻针时间60 s。该研究中穴位选择对疗效的影响最大,其次为捻针角度,再次是捻针频率,影响最小的为捻针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