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观察尿酸结晶在非布司他片治疗尿酸性肾病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B超显示是否有肾结晶沉积分为对照组(无结晶)和试验组(有结晶)。2组患者均给予非布司他每次40 mg,每天1次,口服治疗12周。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尿酸、肾功能,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各纳入36例进行统计分析。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30例/36例)和55.55%(20例/3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血尿酸分别为(495.89±71.25)和(352.22±39.53)μmol·L-1,对照组分别为(476.54±96.89)和(383.83±80.61)μmol·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试验组治疗后的血尿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血清肌酸酐分别为102.00和110.00μmol·L-1,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分别为59.98和55.88 mL·min-1·1.73 m-2,尿β2微球蛋白(β2-MG)分别为0.30和1.45 mg·L-1,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分别为0.50和1.25 mg·L-1,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分别为7.45和11.70 U·L-1;试验组治疗后的尿β2-MG、尿RBP和尿NAG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对照组患者肾功能改善不明显。入组患者共有8例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当发生高尿酸血症伴有肾结晶沉积时,及时采取降尿酸治疗具有明显的积极意义,非布司他在降低血尿酸浓度的同时可以延缓慢性肾病的进展。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