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 室间隔缺损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临床上也可遇到一些因为后天性疾病而产生室间隔缺损,如胸部创伤引起的心室间隔穿孔,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的室间隔穿孔,肥厚性心肌病外科术后引起的室间隔穿孔,以及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残余漏,上述的获得性室间隔缺损(aVSD)也同样出现心室水平的分流,其治疗措施与先天性的室间隔缺损不尽相同。目前,经导管介入治疗技术也应用于这些特殊类型的室间隔缺损。
-
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上海长海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