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过对西曲井田揭露的409个陷落柱进行分布特点、大小规律等方面的统计分析,并利用分形理论容量维对陷落柱密度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井田范围内陷落柱发育宏观上主要沿4条分布线呈带状分布,且下组煤揭露的陷落柱从大小、数量、密度上均大于上组煤;以0.7、1.0和1.3分别作为容量维值划分阈值,将井田按陷落柱发育程度依次划分为欠发育区、中等发育区、较强发育区和密集发育区。结合陷落柱发育规律,认为井田下伏的巨厚层石灰岩含水层是陷落柱发育的必要条件,而中生代、新生代构造运动的影响及地层与地下水位相对的不断运移则为形成大跨度的溶洞和串珠状陷落柱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