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腰骶段SPR术对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腰椎稳定性中长期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2010年12月行腰骶段SPR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的22例患儿,依据年龄分为学龄前组和学龄组。比较两组资料,包括影像测量冠状位Cobb角、侧位腰椎Cobb角、骶骨倾斜角、弓顶距、腰椎前凸指数、Posner指数和椎板缺损面积。[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随访713年,平均(9.91±2.35)年。学龄前组患儿术前有2例L5S1脊柱裂,10例轻度脊柱侧弯,至末次随访时Cobb角度数无显著增加。学龄组患儿术前有8例轻度脊柱侧弯,至末次随访10例轻度脊椎侧弯。末次随访时两组未见腰椎滑脱与腰椎峡部裂。术前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学龄前组除骶骨倾斜角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影像学指标均无显著变化(P>0.05);学龄组除冠状位Cobb角、骶骨倾斜角有显著增加(P<0.05),而其余指标无显著改善(P>0.05)。至末次随访时两组Posner腰椎不稳评价指标无显著变化(P>0.05)。两组患者均随术后时间的延长L4/5和L5S1椎板缺损率显著减少(P<0.05)。术后半年学龄前组椎板缺损率显著大于学龄组(P<0.05),而末次随访时学龄前组椎板缺损率显著小于学龄组(P<0.05)。[结论]腰骶段SPR术对腰椎稳定性无明显影响。且行SPR手术的年龄越小,椎板再生更为显著。

  • 单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