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骨桥蛋白(OPN)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进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20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70例PBC患者的临床资料。HE、Masson和Gomori银染方法评估PBC肝脏不同病理分期组织病变和纤维化。CK19、CK7和OPN抗体用来研究PBC肝组织胆管损伤情况和OPN表达特点。采用非参数Spearman相关分析PBC病理分期与OPN病理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70例PBC患者血清抗线粒体抗体(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y,AMA)均阳性。女性和男性比例为6∶1。PBC病理分期1-4期分别为18例,17例,18例和17例,年龄分别为(48±12)岁,(48±12)岁,(53±9)岁和(56±7)岁。与1期PBC患者年龄相比,4期年龄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随着PBC病程进展,肝纤维化和胆管损伤逐渐加重。与PBC病理1期(χ2=12.586,P<0.01)、2期(χ2=21.394,P<0.001)和4期(χ2=4.972,P=0.026)相比,OPN免疫组化评分强表达的比例在3期PBC明显升高,达到83.33%。OPN阳性细胞在1期PBC汇管区偶尔可以看到,而与1期PBC的不同,在2期至4期PBC肝组织汇管区中OPN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增多。采用非参数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PBC病理分期与OPN病理评分具有一定的相关性(r=0.396,P=0.001)。结论 PBC发展到肝纤维化后,OPN在肝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增加,肝硬化期后OPN高表达比率降低。OPN高表达提示胆管免疫损伤负荷加重,同时也预示肝组织增生能力较强。OPN与PBC病理分期密切结合对于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及患者预后有重要的价值。
-
单位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