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探索不同林分林下植物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特征及其相关性,评价该地区人工林质量,为晋西黄土区人工混交林营造及植被的恢复与重建提供理论参考。以晋西黄土区水土保持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样地调查法,研究油松纯林、刺槐纯林和油松×刺槐混交林3种林分林下植物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特征及其关系,并选择土壤理化性质与植物多样性2个指标层次,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综合评价不同林分的质量。结果表明:1)灌木层重要值较高的是黄刺玫(50.32),草本层重要值较高的是铁杆蒿(27.41)、败酱(23.63),林下植物多样性整体表现为油松×刺槐混交林>刺槐纯林>油松纯林。2)油松×刺槐混交林在土壤总孔隙度、土壤毛管孔隙度、全磷质量分数上显著高于油松纯林,油松×刺槐混交林和刺槐纯林在有机碳、全氮质量分数上显著高于油松纯林。3)灌木层Shannon-Wiener指数与土壤密度、土壤总孔隙度呈显著相关(P <0.05),与土壤毛管孔隙度极显著相关(P <0.01);草本层Shannon-Wiener指数与土壤总孔隙度、全磷质量分数呈显著正相关(P <0.05),与土壤毛管孔隙度、全氮质量分数极显著相关(P <0.01)。4)不同林分人工林质量综合评价值从大到小依次为油松×刺槐混交林>刺槐纯林>油松纯林。因此,晋西黄土区营造水土保持林首先考虑针阔混交林油松×刺槐混交林,具有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与维持植物多样性的效果,其次营造纯林考虑阔叶纯林刺槐。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