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背景 胎儿臀位和横位如未得到及时、有效处理可能会增加剖宫产率,且增加子宫破裂等严重分娩并发症的风险,危及母胎生命。然而,对于不同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对比与选择的优先次序,目前尚无统一结论。目的 采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评价不同干预措施对孕晚期胎儿臀位/横位孕妇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INAHL、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维普网(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关于不同干预措施对孕晚期胎儿臀位/横位孕妇母婴结局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3月。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完成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R 4.1.1和Stata 1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图形绘制,首先进行一致性检验与收敛性评估;通过累积排序概率图下面积(SUCRA)呈现不同措施成为最佳干预措施的可能。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36篇文献,包含7 419名产妇。涉及的干预措施有:膝胸卧位、艾灸/刺激至阴穴和不同类型宫缩抑制剂/麻醉方式下实施外倒转术(ECV)。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常规护理胎儿转为头位成功率低于艾灸/刺激至阴穴〔RR=0.54,95%CI(0.32,0.86),P<0.05〕;无宫缩抑制剂胎儿转为头位成功率低于使用β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RR=0.60,95%CI(0.38,0.62),P<0.05〕;无宫缩抑制剂、使用钙通道阻断剂的阴道分娩率低于使用β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RR=0.60,95%CI(0.39,0.89),P<0.05;RR=0.60,95%CI(0.39,0.95),P<0.05〕;ECV时无麻醉的胎儿转为头位成功率低于使用静脉麻醉〔RR=0.71,95%CI(0.53,0.96),P<0.05〕和椎管内麻醉〔RR=0.65,95%CI(0.49,0.85),P<0.05〕;静脉麻醉与不麻醉、椎管内麻醉相比,可降低ECV后疼痛评分〔WMD=-1.97,95%CI(-2.49,-1.46),P<0.05;WMD=-3.80,95%CI(-5.10,-2.50),P<0.05〕。SUCRA排序结果显示,艾灸/刺激至阴穴、使用β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抑制宫缩、在椎管内麻醉下实施ECV是孕晚期纠正胎儿臀位/横位的较优措施。结论 基于网状Meta分析结果和排序结果,艾灸/刺激至阴穴、使用β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抑制宫缩和在椎管内麻醉下实施ECV等措施对改善孕晚期胎儿臀位/横位孕妇母婴结局效果较好,但仍需高质量、大样本的研究进一步验证。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