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明代中后期以来,书籍的出版工艺较以往朝代有两个较大的转变:一是早先形态各异的仿名家字体逐渐被笔画横轻竖重易于雕刻的匠体字——宋体字取代,"匠体的引入使很多技术不高的写样工和刻工能够参与书籍的印制和刻印"([美]贾晋珠《谋利而印:11至17世纪福建建阳的商业出版者》,邱葵、邹秀英、柳颖、刘倩译,李国庆校,福建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256页),如此一来,雕版的效率得以快速提高,扩大了图书生产的印量;二是书籍的装订形态固定为线装,线装既可以方便地存放阅读,也能节省纸张用量,有助于降低制作成本,避免书价过高,间接地促进了购书群体的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