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基于贝叶斯网络构建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胸腔镜手术后并发心律失常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20—2021年在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实施胸腔镜手术的213例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胸腔镜手术后住院期间并发心律失常的NSCLC患者纳入心律失常组,未并发心律失常的NSCLC患者纳入非心律失常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NSCLC患者胸腔镜手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采用贝叶斯网络构建NSCLC患者胸腔镜手术后并发心律失常风险预测模型。结果 213例NSCLC患者完成胸腔镜手术后有34例并发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发生率为16.0%。心律失常组年龄>75岁者占比、TNM分期为Ⅱ期者占比、合并高血压者占比、吸烟指数>400年支者占比、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70%者占比、左心房前后径>40 mm者占比、并发低氧血症者占比高于非心律失常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5岁、TNM分期为Ⅱ期、合并高血压、吸烟指数>400年支、FEV1%≤70%、左心房前后径>40 mm、并发低氧血症是NSCLC患者胸腔镜手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P<0.05)。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采用贝叶斯网络构建NSCLC患者胸腔镜手术后并发心律失常风险预测模型,结果显示,年龄、TNM分期、合并高血压、吸烟指数、FEV1%、左心房前后径、并发低氧血症均与NSCLC患者胸腔镜手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直接相关;基于条件规律分布基础,以术后并发心律失常为父节点,年龄>75岁、吸烟指数>400年支、TNM分期为Ⅱ期、FEV1%≤70%、左心房前后径>40 mm、并发低氧血症、合并高血压的条件概率分别为47.4%、44.3%、42.5%、42.2%、40.4%、24.3%、21.9%;且年龄可通过影响肺功能间接影响心律失常的发生,肺功能可通过影响左心房前后径间接影响心律失常的发生,吸烟指数可通过影响TNM分期间接影响心律失常的发生。结论 年龄>70岁、TNM分期为Ⅱ期、合并高血压、吸烟指数>400年支、FEV1%≤70%、左心房前后径>40 mm、并发低氧血症是NSCLC患者胸腔镜手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危险因素及贝叶斯网络构建的NSCLC患者胸腔镜手术后并发心律失常风险预测模型能反映NSCLC患者胸腔镜手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