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地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现状初探

作者:封海东; 李坤; 周明; 司海倩; 张泽志; 周军; 张敏; 葛一洪*
来源:现代园艺, 2020, 43(19): 49-50.
DOI:10.14051/j.cnki.xdyy.2020.19.019

摘要

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丹江口水库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现状进行调研。结果表明:①受调查的2个自然村中外出务工结合种植养殖的农户所占的比例最多,占全部受访农户1/3以上;其次是种养结合的农户,约占全部受访农户的1/4;单纯务工或者种植、养殖的受访农户较少。②2个自然村垃圾产生量平均为0.51kg/人·天,其中有机垃圾为0.34kg/人·天,占垃圾总量70%左右;无机垃圾为0.17kg/人·天;未发现电池等有害垃圾。③垃圾分类回收意愿调查显示2个自然村90%以上的居民有垃圾分类意识,但大部分农户只是简单地将可以卖钱的和不可以卖钱的垃圾分开处置。④对受访居民进行垃圾分类意识进行讲解,并宣传对可重复利用的有机垃圾进行回收再利用生产沼气、有机肥等供居民使用,并征求收费意见,结果表明有62.5%的居民表示愿意缴费,其中,38.75%的居民表示愿意每月缴费5元以下;21.21%的居民表示愿意每月缴费5~10元;只有2.5%的居民表示愿意缴费10元以上。⑤目前已在五道岭村安装建成试验站2座,后期将以此为试点,在种植大户、合作社等的推动下回收农户家中的有机生活垃圾,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以培养农户自觉养成垃圾分类习惯,预计将就地消纳当地70%以上植物源有机垃圾。该研究结果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及资源化利用奠定基础,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实际意义。

  • 单位
    农业部; 农业科学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