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基于非期望产出SBM模型测算了2006—2018年长江经济带的城市生态效率,从上中下游地区、沿江与非沿江地区和三大城市群视角出发,运用Dagum基尼系数和地理探测器对长江经济带生态效率空间异质性及其成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生态效率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下游地区生态效率最高,中上游存在较大提升空间。非沿江地区生态效率总体高于沿江地区,但沿江地区提升潜力较大。长三角、成渝、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效率依次降低。从区域内差异看,区域内差异沿上、中、下游依次递增,沿江地区区域内差异略高于非沿江地区。长三角城市群区域内差异始终最高,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则依次减弱。从区域间差异看,下游与上游、下游与中游、中游与上游区域间差异依次降低,沿江与非沿江地区间差异呈波动上升趋势,长三角与长江中游城市群间差异最大,长三角与成渝城市群间差异次之,长江中游城市群与成渝城市群间差异始终最弱。生态效率空间异质性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驱动因素空间分布对区域间差异的影响程度显著高于其对区域内差异的影响。
-
单位山东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