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总结了我国1960年以来,关于玉米螟为害损失和防治指标的应用研究。不同历史时期,玉米产量损失允许水平不同,且由于研究地区、玉米品种和生育期以及玉米螟发生世代各异,防治指标也不尽相同,建议进行防治的产量损失阈值介于1%~7%。鉴于当前农业绿色发展和农药减施的要求,以对应产量损失率为3%、3.75%为阈值,提出了春玉米种植区(1—2代区)和夏玉米区种植区(2—3代区)的化学防治指标为虫口密度200头/百株、250头/百株;建议虫口密度分别低于200头/百株、250头/百株的田块,尽量不用药剂防治。如果采用白僵菌、玉米螟卵赤眼蜂等生物防治技术手段,防治成本则会较大幅度地增加,且防治效果较化学药剂防治效果会有所降低,防治指标应分别提高到300头/百株或400头/百株较为适宜。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