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1基因对阿尔茨海默病细胞模型Tau磷酸化及p38MAPK/NF-κB通路的影响

作者:陈娟*; 满劲进; 李兴义; 杨帆; 陈显兵; 袁林
来源: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2, 17(12): 696-700.
DOI:10.16780/j.cnki.sjssgncj.20220214

摘要

目的:探讨BIN1基因对AD细胞模型Tau磷酸化及p38MAPK/NF-κB通路的影响。方法:(1)构建BIN1过表达质粒与BIN1的小干扰RNA(siRNA),q PCR检测BIN1表达效果,选取效果最佳片段转染PC12细胞。(2)通过Aβ25-35诱导转染的PC12细胞建立AD细胞模型,利用qPCR方法检测Tau和p-Tau的mRNA转录水平,MTT法及Caspase3活性检测判断AD模型是否建立成功。(3)实验分为4组:空白组,AD模型组,过表达组,siRNA组。(4)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BIN1表达水平及Tau、磷酸化Tau(p-Tau,Ser396位点)、p38MAPK、核因子κB(NF-κB)蛋白的表达;(5)生化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上清中一氧化氮(NO)水平;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等炎性因子表达。结果:(1)BIN1过表达质粒显著上调BIN1的转录水平(P<0.01),siRNA明显下调BIN1的转录水平表达(P<0.01)。(2)MTT实验结果显示,AD模型组细胞存活率较空白组显著下降(P<0.01);Caspase3活性检测结果显示,AD模型组细胞Caspase3活性较空白组显著增加(P<0.01)。(3)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BIN1在AD模型组、过表达组中表达明显高于空白组(P<0.01),在siRNA组中表达明显低于空白组(P<0.01);空白组、siRNA组、AD模型组、过表达组中Tau、p-Tau(Ser396)蛋白表达依次增多,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与AD模型组相比较,过表达组中p38MAPK和NF-κB蛋白水平明显上升(P<0.05),siRNA组中p38MAPK和NF-κB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5)空白组、siRNA组、AD模型组、过表达组中IL-1β、TNF-α、NO水平依次增多,单因素方差分析及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BIN1可能通过影响p38MAPK/NF-κB信号通路参与了tau蛋白的异常磷酸化过程,导致AD病程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