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生和死分别是个体存在的开端和结束,是所有人无法逃避的命题。面对世人悦生恶死的倾向,庄子提出“齐生死”的主张,将生死归于气之聚散,是自然的活动,因此要同等看待生死。庄子认为万物以精气为生,气凝聚而成形体,形体之中有神,神在即形在,人的存在就是活着。朱熹从超越的理出发,认为生死是一体的,人的存在既包括活着,也包括死亡。生死是气化流行的不同状态,而气化流行需要神的主导,神不受形体消亡的影响,超越时间和空间,神是理的妙用,生死即神用。由此,生死就有了理的规范,成为超越性观念。
-
单位山东大学; 高等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