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联合血清D-二聚体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脏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6月在该院进行PCI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12例,根据红细胞分布宽度是否大于16.0%分为高RDW组和低RDW组,根据D-二聚体的水平是否低于1.0μg/mL分为低D-二聚体组和高D-二聚体组。比较高RDW组与低RDW组的心功能指标和临床预后情况;比较低D-二聚体组与高D-二聚体组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高RDW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低于低RDW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和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明显高于低RDW组(P<0.05);高RDW组的院内死亡、心力衰竭、再发性急性心肌梗死和恶性心律失常的总发生率[5.1%(8/156)]明显高于低RDW组[1.9%(3/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D-二聚体组的心脏死亡、非心脏死亡、再次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1.3%(2/159)]明显低于高D-二聚体组[3.9%(6/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细胞分布宽度联合血清D-二聚体水平检测能够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的心脏不良事件进行有效的预测,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