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索苯磺酸瑞马唑仑在老年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丙泊酚联合阿芬太尼,B组为苯磺酸瑞马唑仑联合阿芬太尼,每组30例,A组丙泊酚1~2 mg/kg复合阿芬太尼4μg/kg, B组苯磺酸瑞马唑仑7 mg复合阿芬太尼4μg/kg;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内镜检查,如术后发生体动反应分别追加丙泊酚0.2~0.5 mg/kg或苯磺酸瑞马唑仑3 mg;记录患者麻醉诱导前(T1)、胃镜通过喉部(T2)、肠镜时(T3)、肠镜通过肝区(T4)、检查结束时(T5)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起效时间、苏醒时间、离室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包括呛咳、体动反应、呼吸抑制、注射痛、谵妄等)的发生率。结果:两组间比较:MAP在T2时点,HR在T2、T3、T4时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pO2两组比较各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A组MAP T1时点比T2、T3、T4时点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时点比T3、T4、T5时点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3时点比T5时点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MAP T1时点比T2、T3、T4、T5时点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HR T1与T2、T3、T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2比T4、T5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3比T5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HR T1比T2、T3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pO2 在T1时点与T2、T3、T4、T5比较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起效时间较A组长,B组苏醒时间较A组短,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离室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呛咳发生率较A组高,A组呼吸抑制、嗜睡、头晕、恶心呕吐、谵妄发生率较B组高,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苯磺酸瑞马唑仑联合阿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肠镜的麻醉时循环稳定、呼吸抑制较轻,苏醒完全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