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了解滇西鼠疫疫源地野外鼠形动物斑点热群立克次体(spotted fever groupRickettsiae, SFGR)和莫氏立克次体(Rickettsia mooseri, R.mooseri)感染情况。方法应用磁珠法提取2015-2016年自滇西梁河县、剑川县和玉龙县鼠疫疫源地捕获的2 512只野外鼠形动物肝脏样本DNA, 选用热休克蛋白groEL基因引物进行巢式PCR扩增。分别采用DNAStar 7.1软件和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的GenBank进行基因序列剪切、拼接和Blast同源性比对分析, 同时采用DNAStar 7.1软件和MEGA 6.0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感染SFGR的野外鼠形动物有锡金小鼠、斯氏家鼠、灰麝鼩和臭鼩鼱(各1只), 总感染率为0.16%(4/2 512);未检出R.mooseri感染。梁河县和剑川县鼠疫疫源地野外鼠形动物SFGR感染率分别为0.49%(3/611)和0.10%(1/1 029), 玉龙县鼠疫疫源地野外鼠形动物未检出SFGR感染。同源性分析显示, SFGR阳性样本的基因序列与参考序列同源性为95.45%~100.00%;4份阳性样本间groEL基因部分序列高度相似, 同源性达89.60%~97.40%。序列进化分析显示, 梁河县鼠疫疫源地的3个SFGR阳性样本序列聚在同一分支, 同源性达94.40%~97.40%;剑川县鼠疫疫源地的1个阳性样本序列单独为1个分支。结论滇西鼠疫疫源地野外鼠形动物SFGR感染率较低, 未发现R.mooseri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