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少见原发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

作者:杨桓; 郑幸龙; 张前进; 刘雯雁; 张谞丰; 向俊西; 刘学民; 吕毅
来源:现代肿瘤医学, 2017, 25(13): 2074-2078.

摘要

目的:通过研究肝脏少见原发恶性肿瘤临床病理的特点,以提高该类型肿瘤的诊疗水平。方法:收集我院肝胆外科自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经病理确诊的肝脏少见原发恶性肿瘤24例,其中经外科手术治疗20例,穿刺活检4例,结合文献对其临床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此组共24例,占同期全部肝脏恶性肿瘤病例的2.75%(24/874),涵盖13种病理类型:肝母细胞瘤5例,神经内分泌瘤4例,淋巴瘤3例,胆管黏液腺癌2例,恶性神经鞘瘤2例,恶性神经束膜瘤1例,上皮样血管内皮瘤1例,上皮样血管肌肉脂肪瘤1例,多形肉瘤1例,癌肉瘤1例,平滑肌肉瘤1例,梭形细胞瘤1例,鳞癌1例。男女比例2∶1(16∶8)。平均年龄48.90岁(6~74岁,中位年龄51岁)。该组患者术后1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49.0%和26.1%。结论:肝脏少见原发性恶性肿瘤临床诊断和鉴别困难,手术切除或穿刺活检的标本行免疫病理检查是诊断疾病的金标准。治疗尽量根治切除并按照指南辅助有效化疗或进行靶向治疗。

  • 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