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MSCT及磁共振成像(MRI)在眼眶肌锥内肿瘤的影像表现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和分析收集2012年至2016年来我院就诊经手术及病理12例眼眶肌锥内肿瘤MSCT及MR表现。结果共发现眼眶肌锥内肿瘤12个,左眼7例、右眼5例。海绵状血管瘤6例、神经鞘膜瘤4例、视神经胶质瘤2例;海绵状血管瘤6例,CT:类圆形占位病变,CT值大于50Hu,可见明显强化。肿瘤压迫可致眶内正常结构的移位,病史较长者可有一致性眶腔扩大。眶尖可见球后脂肪残留,即"眶尖空虚征";MR肿瘤的空间位置、形态及强化特点同CT表现,肿瘤信号在T1WI为中等偏低信号。T2WI为中等偏高信号;眶尖可见球后脂肪残留。视神经鞘脑膜瘤4例,CT:视神经呈管状或楔形增粗,密度增高。如果肿瘤沿视神经鞘膜生长,表现为视神经边缘密度增高,而实质部分密度较低,形成典型的"双轨征"影像特征。也有的病例表现为视神经密度的普遍增高,甚至形成钙化。发生于眶尖者可见眶尖部楔形密度增高。MR:肿瘤形态位置同CT,T1WI为中低信号,T2WI为中高信号,可强化,MRI清晰显示肿瘤经视神经管、眶上裂、眶下裂颅内蔓延情况。视神经胶质瘤2例,视神经呈梭形、管状或球状增粗,边缘清楚,增强后增粗的视神经呈轻度至明显强化,无"双轨征"表现,肿瘤在MRT1WI呈低信号,在T2WI呈高信号。MSCT利于显示病变的空间位置以及相邻结构的继发改变。MR即可以显示病变的空间位置、病变蔓延情况,也可以通过显示信号强度提示病变的内部结构。结论:MSCT及MR能清晰显示眼眶肌锥内占位性病变的影像学特征,对于眼眶肌锥内病变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术前定位具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