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葡萄籽原花青素低聚体(GPC)对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的作用机制,为多发性硬化症的药物开发提供药效学依据。方法通过文献检索,收集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的GPC成分。使用PharmMapper和STITCH数据库预测药物靶点,Uniprot数据库标准化靶基因,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和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预测多发性硬化症相关基因。从药物与疾病之间的交叉靶点获得GPC治疗多发性硬化症的靶点。利用STRING 11.0数据库和Cytoscape 3.6.1软件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利用DAVID数据库对潜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出重要的生物学过程和通路。采用EAE小鼠模型研究GPC的治疗机制。结果共获得42个靶点与GPC治疗多发性硬化症相关。KEGG富集分析涉及32条通路。药理实验表明,GPC改善EAE小鼠的临床症状,抑制了中枢神经系统炎症细胞浸润,减少髓鞘脱失。GPC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氧化应激指标和炎性因子表达,降低蛋白激酶B(Akt)、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c-Jun氨基端激酶(JNK)的磷酸化表达。结论 GPC对EAE小鼠的治疗作用与抑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为GPC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单位
    山西大同大学;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山西医科大学; 山西中医药大学; 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 第一临床医学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