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提高18CrNiMo7-6齿轮钢的抗疲劳性能,进行了高速切向车铣试验。结果表明:高速切向车铣可获得接近于磨削的三维表面粗糙度Sa,工件转速nw和铣刀转速nc对Sa的影响较为显著,且Sa随着nc的增大而减小,随nw的增大而增大;高速切向车铣(逆铣)已加工表面均为残余压应力,nc及轴向进给量fa对表面残余应力有显著影响;随着nc的增大,轴向残余应力σx和切向残余应力σy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随着fa的增大,σx和σy显著减小;最大残余应力出现于已加工表面,且在距已加工表面40~60μm之内逐渐减小,之后趋于稳定;轴向进给量fa对表面完整性综合影响最大,随着fa的增大,表面质量迅速变差。在高速切向车铣正交试验条件下,得到的最优试验参数组合为:nc=6500 r/min,nw=75 r/min,fa=0.02 mm/r,径向切深ap=0.1 mm。在最优参数切削条件下,Sa为0.30μm,σx为-400.5 MPa,σy为-415.9 MPa,残余应力影响层深度为60μm。高速切向车铣获得的表面完整性优于传统车削,该切削方法可为外圆表面的加工提供一种更好的加工方式。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