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对20例凝血因子Ⅻ(FⅫ)缺乏症患者进行F12基因的测序分析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选择2020年7月至2022年1月期间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门诊部的20例FⅫ缺乏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期法检测其凝血因子Ⅷ(FⅧ:C)、Ⅸ(FⅨ:C)、Ⅺ(FⅪ:C)和Ⅻ(FⅫ:C)的活性。用Sanger测序对其F12基因的14个外显子以及5′和3′非翻译区进行分析, 确定其变异位点。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变异的致病性、分析氨基酸的保守性并模拟变异蛋白的模型。结果 20例患者的FⅫ:C介于0.07% ~ 20.10%之间, 远低于正常参考值, 其他凝血指标则均未见异常。Sanger测序共发现10人携带F12基因的变异, 具体包括4例错义变异[c.820C>T(p.Arg274Cys)、c.1561G>A(p.Glu521Lys)、c.181T>C(p.Cys61Arg)和c.566.G>C(p.Cys189Ser)], 4例缺失变异c.303304delCA(p.His101GlnfsX36), 1例插入变异c.10931094insC(p.Lys365GlnfsX69)以及1例无义变异c.1763C>A(p.Ser588*)。其余10人仅检测出46C/T变异。其中, c.820C>T(p.Arg274Cys)杂合错义变异以及c.1763C>A(p.Ser588*)纯合无义变异未见临床遗传变异数据库和人类基因突变数据库收录。生物信息学分析提示, p.Arg274Cys与p.Ser588*均为致病变异, 相关的氨基酸位点在不同物种中高度保守。蛋白预测模型提示, p.Arg274Cys破坏了原有氢键作用力, 同时侧链变短, 可影响FⅫ蛋白二级结构的稳定性, 使关键的结构域发生变化。p.Ser588*导致FⅫ蛋白C端截短, 改变了蛋白质结构的空间构象, 可能影响丝氨酸蛋白酶的切割位点, 导致FⅫ:C极度降低。结论在一期法检出的FⅫ:C偏低的患者中, 50%携带F12基因的变异, 其中c.820C>T错义变异和c.1763C>A无义变异是导致凝血因子Ⅻ减低的新的变异。